欢迎光临华夏环境网! 返回首页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繁体中文 | 证件查询
华夏环境网
首 页 每 日头条 推 荐 学 习 环 境 乡 村 监 管 政 策 图 片 安 全 法 律
新闻播报:
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0/8/13 11:01:16  已经被浏览:3824次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时强调:“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8月15日,是“两山论”提出15周年,“两山论”丰富发展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评论,共话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

   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回答了中国发展最重要的时代之问,也契合了经济转型升级的规律、顺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今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余村代表的,是中国的绿色奇迹。这是发生在身边的改变:去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创下2013年监测以来的最低值,全国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43%。这是体现在发展中的数据:全国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升到22.96%,2017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约46%。这是被世界赞叹的经验: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约1/4来自中国;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等,接连荣获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中国向世界递出的“绿色名片”,既真实可感也影响深远,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到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为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指明出路;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强调“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把大自然当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有蓝图规划,也有具体路径;既有战略层面的认识论,也有战术层面的方法论;既有立足中国的长远眼光,也有放眼全球的宽广视野,指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破浪前行。

   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一两百年间逐步出现的环境问题也在中国集中显现。从这样的大背景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回答了中国发展最重要的时代之问,也契合了经济转型升级的规律、顺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从政府到社会、从干部到群众的广泛思想共识。在国家发展规划制定中,绿色成为鲜明的底色;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中,经济和环保兼顾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成为自觉选择;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心里,天蓝水绿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中国已经确定时间表: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全国上下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就一定能创造更多生态治理的绿色奇迹,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人民网)

发布评论    查看评论

共可输入200字,还剩 字。<提交快捷键适用于IE浏览器>




验证码: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点排行 30天热点排行
图片资讯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紧紧抓住推出“文学精品”这个关键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一图读懂丨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如
·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
·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河北省动员
·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江苏省动员
·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忠诚,是共产党人政治品质的核心
·坚持用理想信念强基固本 ——论全方位扎实
·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冲击
联系电话:010-80931368  投稿邮箱:2447621668@qq.com
版权所有 华夏环境网 地址:
CopyRight © [www.hxhuanjing.com] All Right Reversed.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文章,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网转载其他网站等处文章,如有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
备案号:冀ICP备20220104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