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华夏环境网! 返回首页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繁体中文 | 证件查询
华夏环境网
首 页 每 日头条 推 荐 学 习 环 境 乡 村 监 管 政 策 图 片 安 全 法 律
新闻播报:
每日头条 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头条
第一观察|习近平的“亚运时间”
文章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3/9/24  已经被浏览:1341次

出席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并宣布开幕,为来华出席开幕式的国际贵宾举行欢迎宴会,同6位外国领导人、2位国际组织负责人举行双边会见……习近平主席的“亚运时间”传递出深长意蕴。

(一)“给全世界留下难忘的杭州记忆”

从北京到广州再到杭州,亚运会第三次结缘中国。

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之后举办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参赛运动员数量、项目设置、总体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9月22日下午,在会见亚奥理事会代理主席辛格时,习近平表示,中国政府和人民有信心、有能力举办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增进亚洲人民团结和友谊,给全世界留下难忘的杭州记忆。

习近平曾在浙江工作6个年头,熟悉这里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参与和见证了这里的发展。

亚运会开幕前夕,习近平深入浙江金华、绍兴等地考察调研。

“浙江坚持改革开放,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正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在23日中午举行的开幕式欢迎宴会上,习近平这样向世界介绍浙江。

亚运与浙江,双向奔赴。

浙江赋予亚运会江南韵、中华魂;透过亚运会,也让世界认识活力浙江,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祝愿大家在诗画浙江度过难忘的时光,在亚运会圣火下留下美好的记忆。”习近平的话语真挚、热情。

(二)“中国认真履行承诺”

“中国一贯重视发展体育事业,积极参与国际奥林匹克事务,践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9月22日下午,习近平会见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巴赫时说。

从北京冬奥会,到成都大运会,再到杭州亚运会,中国克服新冠疫情等挑战,向世界奉献一场场精彩的体育盛会。中国兑现承诺,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自信、担当。

“自申办以来,中国认真履行承诺,全力推进各项筹办工作。”回顾杭州亚运会筹办历程,习近平这样说。

代表世界文化遗产的吉祥物、展现中国江南文化的奖牌等,杭州亚运会体现了深厚的中华文化积淀和独特的中华文化魅力,向世界传递真正的“中国表达”。

办赛理念体现发展理念。北京冬奥会的办奥理念是“绿色、共享、开放、廉洁”;成都大运会倡导“绿色、智慧、活力、共享”办赛理念;“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理念贯穿于杭州亚运会赛事筹备全过程……

从申办到筹办再到举办,杭州亚运会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三)“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

亚运会自1951年首次举办至今,已走过70余年的不平凡历程。一部亚运史,就是一部亚洲国家实现民族独立、掌握自己命运、壮大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史。

“亚洲运动会承载着亚洲人民对和平、团结、包容的美好向往。”习近平在开幕式欢迎宴会上提出“以体育促和平”“以体育促团结”“以体育促包容”,体现了以体育为桥,聚亚洲之力,筑未来之路的深刻用意。

以体育促和平——

习近平说:“我们要以体育促和平,坚持与邻为善和互利共赢,抵制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将亚洲打造成世界和平的稳定锚。”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过去几十年,亚洲之所以能取得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离不开总体和平稳定的大环境;未来亚洲要实现更大发展,决不能生乱生战,否则就会自断前程。

以亚运会为契机,中国搭建起亚洲各国友谊的桥梁,为维护亚洲和平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以体育促团结——

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前所未有。冲出迷雾走向光明,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济。

习近平指出,“以体育促团结,把握历史机遇,合作应对挑战,践行‘永远向前’的亚奥理事会格言,把共同发展、开放融通的亚洲之路越走越宽。”

亚运会开幕之日正值中国农历的秋分节气,寓意丰收和团圆。杭州亚运会,亚奥理事会的45个成员全部报名参赛,彰显亚洲命运与共、携手向前。

透过亚运会这扇窗,世界再一次感受到亚洲的凝聚力。正如习近平曾经说过的,“亚洲各国就像一盏盏明灯,只有串联并联起来,才能让亚洲的夜空灯火辉煌”。

以体育促包容——

“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创造了璀璨的文明。”习近平阐明亚洲文明之于体育交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亚运会设置了诸多富有亚洲特色的比赛项目,为体育和文化交相辉映提供了舞台,是亚洲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充满活力的生动写照。”

东亚的武术、南亚的卡巴迪、东南亚的藤球……当富有亚洲不同地域体育文化特色的项目在杭州亚运会亮相,亚运体育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将尽数展现。

通过体育铺路架桥,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必将开创亚洲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为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力量。

发布评论    查看评论

共可输入200字,还剩 字。<提交快捷键适用于IE浏览器>




验证码: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点排行 30天热点排行
图片资讯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紧紧抓住推出“文学精品”这个关键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一图读懂丨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如
·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
·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河北省动员
·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江苏省动员
·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忠诚,是共产党人政治品质的核心
·坚持用理想信念强基固本 ——论全方位扎实
·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冲击
联系电话:010-80931368  投稿邮箱:2447621668@qq.com
版权所有 华夏环境网 地址:
CopyRight © [www.hxhuanjing.com] All Right Reversed.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文章,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网转载其他网站等处文章,如有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
备案号:冀ICP备2022010408号-1